第四屆期貨高管年會10月22日在京舉行,中證網對本次活動進行直播,圖為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信息部負責人李明良 李明良:各位來賓上午好!我代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對于本次會議召開表示衷心的祝賀。4月16號以來我們推出了產品,在中國證券市場乃至于對于我們期貨市場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相信各位也有深刻感受。一個是客戶結構變化,一個是業務范圍變化。到現在已經半年時間了,我們作為市場組織者其中也有很多感想,所以借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市場半年來運行的情況,同時也給大家對我們中金所做一個未來探討。 我首先跟大家介紹一個問題就是股指期貨市場目前的運行狀況。這是我要跟大家進行交流的第一個問題。16號以來,我們只有一個產品就是滬深300指數,早先的時候在交易第一周的時候金融市場對于這個品種是有看法的,因為在那個時候恰好遇到證券市場大跌,也遇到房地產市場調控。所以說期貨市場成交量在當時是認為是一個難以接受的一個高量。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運行半年以來我們發現其實市場有自身的調節方式,所以說我們做了一個總結,就是自4月16日上市交易以來滬深300整體運營是平穩的。從成交量來看,從一些數字上來看。這些比較符合我們當時設立這個交易所的預期。從交割層面來看,基本是順利運行的。秩序上各方配合也是良好的。 當然我們也不能表揚,也看到了很多問題,在股指期貨運行起步階段,我們還有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從開戶來看,截止上周我們累計開戶數已經超過5萬。但這里面有一個問題,就是投資者結構問題。自然人占的比例比較大,基本上目前自然人占的比例在98%左右。這里面有一些數據可能請朋友模糊一下。ID開戶量僅僅占整體開戶數40%左右,這塊是有很大的一些影響。從統計數據來看,基本上每天客戶參與率在30%到60%這個區間內,這個區間顯得比較大一些。這里面從這個圖表上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中國的資本市場,無論是證券市場還是期貨市場在客戶結構上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自然人占的比例比較大。相信這個是中國特色,在國家沒有這么多自然人參與股票交易、股指期貨交易。這樣態勢下我們提出套保機構投資者,我想這個只是一個階段,其實我們很大部分參與者是自然人,我們要在這個提出下,我們的服務對象是全體投資者。截止9月27號在一百多個交易日當中累計成交金額是26萬億,日均是2400億。這個數字可能是逐步被大家接受的。像開業第一周每天成交20萬手,30萬手,40萬手,那個時候整個市場從監管層到我們市場組織者到下面的包括在座的期貨公司都認為出乎意料。當時業內交流的時候大家說一天如果在10萬手左右或者說乃至于5萬手左右是合理的量,超過5萬是個大的區間,超過10萬認為這不是正常的市場行為。經過這段時間的運行我們其實讓市場告訴我們,其實中國的金融期貨市場的市場容量它的彈性常大的。所以從這個市場交易情況來看,我們說現在在期貨行業2010年也許有個關鍵詞就是由量到質的轉變,這是一個很好的關鍵詞。但是對于量的看法和對于質的看法我想隨著時間推移會有不同認識,不是說定到10萬手、20萬手就是一個大量,到40萬手就是一個大量,我想這個認識是不斷地深化的。這是市場交易情況。 比較的是市場的持倉情況。早前我們的持倉量常小的,現在我們持倉量基本上能夠保持在3萬手左右。這個量可能對于交易的總額來看確實常小,但是這種小有它的原因,還是回到我們投資者結構上來,我們的投資者結構主要以散戶、自然人為主,機構參與度非常小,這樣的話從投資心理學角度來說,它的持倉動力不足,同時市場本身也沒有提供更多的持倉的機會。但是我想隨著機構投資者的不斷進入,隨著市場參與者對市場認識的不斷加深,我們市場持倉情況可能會到一個比較合理的水準。 第四個指標是市場成交持倉比,成交持倉比就反映出換手率問題,我想中國的情況與所有的其他市場都不一樣,我們的這個換手率確實比較高。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改變的,市場開拓以來,我們的持倉比現在降的非常多,從早先的20左右,現在降到目前的8到10左右,這個說實話包括在座的各位都是工不可沒,因為為了貫徹重套保的做了很多工作。 從主力合約來看,我們會擔心期限脫離太厲害,又害怕主力合約的成交和遠約合約不匹配。但是經過半年運行我們現在主力合約是正常的,沒有出現遠約合約炒作現象。因為這個曾經有過遠約合約很多的情況,F在市場沒有這樣的情況,基本上符合成熟市場主力合約的交易狀況。 最重要一個問題,股指期貨市場它與現貨市場到底是一個怎樣的關系。在我們籌備之初我們就圍繞著這個問題做過很多思考和討論。產品推出之后我們內部也做過一個討論,包括監管部門也對我們提出一些要求,股指期貨市場到底是的市場還是說與現貨市場相輔相成的市場。從股指期貨開出以來,從現在行情觀察來看,我們發現其實期貨市場是為現貨市場服務的。它無法于現貨市場來運行。在早前這是一個認識的觀念。早前大家認為股指期貨市場就是股指期貨市場,是運行的,我們是可以發展的。這種觀點占了相當一部分市場。但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半年的運行我們發現股指期貨價格走勢最多提前兩分鐘、三分鐘上漲或者下跌。這意味著什么?這個其實不是說我們提前,而是因為我們目前的市場的資金量、客戶參與度、行情深度非常薄的,可能現貨市場稍微有異動,我們期貨市場就反映出來了。比如說在現貨市場上你要把滬深300指數拉起來可能需要10個億、15個億的資金,可是期貨市場當中可能一兩秒鐘就可以把行情打上去或者打下來。這樣瞬間行情變動并不代表趨勢、規律,而長久以來,當然這半年以來我們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的切合度非常好,包括交割價差異度也常小的,這也反映出我們市場的程度還是比較高的。這里面我們有一些數據,滬深300指數和滬深300指數期貨指數相關系數在96%以上,這個常不容易的。因為中國是一個好炒的民族,在剛開出來的時候我們期限相關度能這么高,我想也代表中國期貨市場十幾年以來發展和證券市場二十年的發展,大家上的成熟和投資上的成熟。這些都是一些數據支撐。 總體看來我們的市場運行狀況,從市場交易情況來看基本上符合我們的預期。那么從監管上來看,當然監管有證監會的行政監管、有期貨協會的自理監管等,從剛開始籌備到現在,這些監管也是配合的非常好。所以才有市場運行中的平穩。有幾個觀點: 第一對于股指期貨市場樹立強勢監管態勢,這是魏在我們即將開業的時候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因為參與比較眾多,政策上監管是比較強勢的。比如說曾經有過這么一個說法,在證券市場上至少有人,至少有人移送偵查,但是在期貨市場上好象還沒有。換句話說,對期貨市場進行強勢監管的這種態勢我想應當是符合期貨市場的這種交易特征的。那么這是一個從監管的角度來說,由于一方面我們交易資金量,線億,我們參與面非常窄,從市場運行風險乃至違規風險,現在相對說來跟證券市場比可能現在還處于一個可控的狀態下。這是我們目前市場運行的情況,供大家參考。 同時我們需要關注一個問題就是從今天的會議的主題來言,作為中國期貨市場也參與到其中,滬深300推出以來只是我們中國金融期貨第一步,那么未來應當如何發展,這里我談談個人的看法。因為金融期貨市場是一個非常廣博的市場,我從三個角度說一下我們中國金融期貨市場的。 第一、豐富產品結構。因為期貨市場不可能只有一個品種,那么按照經典的期貨學原理,我們金融期貨包含了指數期貨、國債、外匯,現在我們只是在指數里面走了第一步,并且在指數當中只有單一的產品,滬深300。因此我們可能有望在未來會開發第二個指數期貨品種。我們在考慮第二個產品怎么辦呢?現在我們只是一個旗艦的指數,第二個我們可能會去市場的參與性、投資收益率,或者考慮一下與現在滬深300指數最大的區別,是不是應當有一個投資坐標。與此相關還涉及到國債、外匯,這是產品結構的豐富,這是我們工作當中一個需要關注的一點。 第二、優化投資者結構。因為畢竟在一個市場上如果只有2%到5%的機構投資者的話,這個市場它不是一個成熟的市場,它也不是一個可以為現貨市場服務的市場。它只能是一個賭場。所以說只能夠擴大機構投資者的入市比例,只能夠把能夠參與的符合金融期貨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引入這個市場,那么我們這個市場才是一個完整的市場。所以說我一再強調,我們要服務于所有的投資者。我們要為現貨市場、整個資本市場完整做努力。 第三、提升市場。作為市場參與者而言,每個人都是經濟學一個的人,都是為了盈利的,這是無可否認的。所以說市場需要有監管,有引導。我們希望這個市場第一應當是一個套保的市場。所以為說要套保文化就在于,如果我們的市場僅僅是投機,肯定被為是一個賭場,對國民經濟沒有作用。所以我們一定要發揮套保作用。這也是我們一直堅定的。還有我們市場肯定是服務于滬深交易所,我們無法生長。提升市場里面這兩個也是很重要的。 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