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小男孩拉屎 記者日前獲悉,我國中小學教材出版發行將于今年年初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將在中小學教材出版和發行兩大行業中引入競爭機制,從而打破傳統的指定出版和單一渠道發行的體制,讓更多外來資金參與。這一方案剛一啟動,立即引起了各資本的注意。 民營教育企業———信孚教育集團,于1月11日向宣布,將準備投資1億元進軍教材出版領域,并協同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教授編著一套理財課程教材,用于中小學教學,將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編出不同版本的教材。據悉,這是我國首家民營資本介入該行業。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將意味著資本和經濟界已從即將放開的教材出版市場嗅到了巨大商機,隨著中小學教材出版發行的全面啟動以及民營資本的介入,教材出版行業作為最后的“暴利壟斷堡壘”,將開始出現堅冰松動跡象。 據悉,目前我國有出版社565家,2002年的營業額為430億元人民幣,是全球最大的未被充分開發的圖書消費市場,被稱為“餐桌上最后一塊牛排”。而中小學教材出版則是這塊“牛排”的精華所在。 2002年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1年全國出版圖書154526種、63.1億冊,總定價為466.82億元,其中中小學教材總冊數、總定價分別是中國出版行業全行業的52.9%、37.39%。從終端銷售情況來看,中小學教材出版的總量,幾乎占據了中國出版業80%的市場份額,教材和教學類書籍的銷售利潤,為全行業平均利潤的5.2倍。 在發行上,新華書店利潤有70%來自于中小學教材,多數鄉鎮書店更是高達90%。中國圖書出版業幾乎是靠教材和教輔類書籍養活。 據悉,去年全國各省市進行中小學教材出版發行的招標試點工作已經開展。今年該項工作將在全國范圍內推行。該辦法實施后,每年教育部確定的教材內容一經審定,凡符合教材出版發行資質的出版發行機構,在價格主管部門制定的價格范圍內,在“課前到書,人手一冊”的前提下均可參與競標。 但業內人士認為,實現教材出版發行的真正放開仍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國教科書出版并沒有形成繁榮的有競爭的教科書市場,教材建設和出版尚未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廣州市出版局一位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目前廣州的教材出版仍由指定出版社出版,由新華書店全面負責發行。教材出版和并沒有真正啟動。即使教材出版和發行真正放開,原來的指定出版社仍然有自己的品牌優勢、人才儲備以及發行渠道的優勢,信孚作為民營資本進入這個市場在開局上有一定難度。 茅于軾教授在當日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教材出版行業受影響較大,放開進程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有關部門的政策。激活這個市場的時間表還要看有關部門的態度。不過如果速度快的話,預計兩三年,這個市場就可以轟轟烈烈搞起來。 信孚集團董事長信力建對信孚進軍教材出版行信心十足。據信力建介紹,今年秋季將在全國范圍內展開的中小學教學將是一個新的契機。據悉,2004年秋季將在廣東省范圍內全面啟用新的課程標準。在新的課程標準中將會大量增加技術、藝術等地方課程。同時廣東高中從2003年開始逐步實行學分制,語、數、英等國家課程只有6個學分。而校本課程和地方課程占到了10個學分,并且學校在校本課程和地方課程上有較大的選擇權。 信力建說,上述教育為像信孚這樣的非教育類出版社提供了與老牌出版社競爭的大好時機。目前全國17個開展教材出版的出版社都撲在國家課程上,而我們將專注于地方課程的開發,借用一些大型出版社良好的行銷渠道,足可以和老牌出版社一拼。(廣州日報 記者 黃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