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組織市網貸機構、助貸機構、資產處置機構、律師事務所等專業人士就打擊逃廢債、處理平臺不良資產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討,并發起成立互聯網金融資產管理聯盟,為出借人權益,保障行業發展再出重拳。 互金專項整治已經進入后期,行業協會加強對逃廢債行為的打擊,無疑有助于重振行業信心。如今市互聯網金融協會發起成立互聯網金融資產管理聯盟,牽頭打擊惡意逃廢債,可以充分整合資源,形成合力,依法依規推進資產處置,從而出借人的權益,保障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正常發展,促進形成公平、誠信的社會。 惡意逃廢債等失信行為不僅違,更會加大金融風險,連帶干擾平臺的正常經營秩序,是互金行業正常發展的一顆。然而與傳統金融行業相比,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時間尚短,征信尚未實現全面覆蓋,失信行為相應的懲罰機制不完善,導致行業內惡意逃廢債行為發生幾率更高,并嚴重影響行業正常發展。針對這一情況,監管層面亦多次出臺相關文件,從制度上對網貸風險進行防范。 去年8月8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于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要求各地惡意逃廢債借款人員名單。隨后11月份,、廣州市金融局先后發布“打擊網貸惡意失信行為”的公告,稱將進一步打擊網貸惡意逃廢債等行為,將惡意逃廢債的失信借款人信息納入征信系統,并通過網站予以公示,逐步實現對所有失信人員的信用。 這些舉措提高了“老賴”的違約成本,填補了互聯網金融行業失信機制的空白,對促進我國信用體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義。 掃除行業發展阻力,構建網貸行業良性生態發展體系,離不開監管層對失信機制的完善,離不開行業協會的領導作用,更與從業者的行動息息相關。各網貸平臺需形成主體責任意識,在配合監管要求的同時,加強自身風險防控能力,以用戶權益。 針對從協會和平臺兩個角度完善網貸不良資產的催收與處置機制這一問題,行業咨詢專家吳澤權認為,一是要組建資產管理聯盟,形成資源共享、多種協作機制;二是要推動數據和信息共享,形成聯動,協調征信和網安系統、司法手段。對于機構而言,則更多在摸清自身資產存量底數、準備相關預案和完善資產查標、流水查詢、債轉功能等方面下功夫。 事關整個行業的發展與用戶的切身利益,愛錢進等富有擔當感的網貸平臺積極擁抱合規,監管政策,通過實際舉措打擊“失信人”,包括在《關于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下發的第一時間梳理逾期用戶信息,惡意逃廢債的借款人名單,并在網絡借貸爭議解決途徑中引入互聯網仲裁機制,借助仲裁機制為約束借款人“老賴”行為提供法律解決手段。 與此同時,愛錢進還入選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互金協會失信人合作首期試點單位,積極配合中國互金協會與司法部門的工作,切斷失信被執行人互聯網金融融資渠道,切實推建失信聯合機制的搭建完善。 在監管、協會與從業者的協力推動下,社會信用體系及失信機制逐漸健全,行業發展也將愈加規范。 cwp-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