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深圳11月17日消息(記者李強通訊員何軍張宇君董廣磊)2016信息通訊產業技術性貿易措施研討會”在深圳召開,全國首個“信息通訊產業技術性貿易措施公共服務平臺”正式揭牌落戶深圳。 會議期間,認監委、美國、歐盟、俄羅斯等代表分別就本國信息通訊產業技術準入管理和市場監管做了主旨發言。國家質檢總局組織深圳通訊企業華為、中興通訊等與美國、歐盟、俄羅斯等代表就23個技術性貿易措施議題進行了多邊技術交流,并在推動解決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認證新規后續管理、歐盟新無線電指令實施等技術問題上取得了明顯進展。 本次研討會作為國家質檢總局技術性貿易措施能力提升工程重點工作的創新舉措,是國家質檢總局首次在地方圍繞出口重點優勢產業搭建的對外合作交流平臺,也是首次組織企業直接與外方政府代表就技術性貿易措施問題進行多邊技術交流。會議成果將為推動解決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認證新規,以及降低和消除國外技術性貿易保護等提供重要技術支撐。同時,該研討會將在深圳開啟地方性技術性貿易措施對外常設合作交流機制,為推動深圳以及全國產業順利“走出去”提供重要平臺。 本次研討會聚焦的信息通訊產業不僅是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當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電子信息產品第一制造大國,2016年上半年,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總額5550億美元,出口3286億美元。但受全球工業產能過剩、國際貿易大幅下滑、市場競爭激烈等影響,WTO各成員國出臺了越來越多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對現有的國際貿易秩序造成了巨大沖擊,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呈現持續升溫的態勢。 11月16-17日,由國家質檢總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深圳檢驗檢疫局、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承辦的“國家質檢總局標法中心、深圳檢驗檢疫局、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圳市公平貿易促進署四方簽署了《關于技術型貿易措施工作合作備忘錄》,全國首個“信息通訊產業技術性貿易措施公共服務平臺”正式揭牌落戶深圳。 2015年6月,美國FCC連續針對無線通訊設備認證出臺新規,要求產品相關認證測試實驗室必須由被FCC認可的國外指定機構認可并由FCC根據政府對政府互認協議(MRA)的條款進行認證,所有測試結果須由這些取得認可資質的實驗室提供。新規一旦實施,將給我國數十億美元的通訊產品出口以及檢測市場帶來巨大影響,其中深圳市場損失占全國50%以上。深圳檢驗檢疫局及時組織專家對FCC法規框架體系及相關文件分析研究,發現FCC實際操作指導文件與聯邦法規法典中的無線射頻設備授權程序中“允許非MRA國家測試實驗室申請FCC測試資質”的規定相互矛盾,并將這一發現以“特別貿易關注”方式直接報送國家質檢總局,引起了國家質檢總局及相關部委的高度重視,并借此進行對外磋商。經努力,美國FCC發布通報,決定推遲一年執行原定于2016年7月13日生效的針對無線通訊設備新規。 深圳擁有完整的信息通訊產業鏈,是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通訊產品研發生產及出口基地,2015年出口額達621.4億美元,同比增長7.7%。特別是以華為、中興通訊等為代表的一批龍頭企業在國際市場具有強大競爭力。由于這些企業的主營業務在國外市場,不可避免遇到國外技術壁壘問題,迫切希望與國外相關部門進行技術交流和溝通。在此背景下,國家質檢總局聯合深圳市人民政府在深圳搭建對話交流平臺,暢通國內企業與主要貿易國家間市場技術準入交流的溝通渠道,讓企業直接對接各國產品質量訴求和市場需求,切實幫助企業積極有效參與對外磋商和溝通,推動技術壁壘解決,改變我國企業長期被動應對的現狀。 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孫大偉表示,國家質檢總局作為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主管部門,將繼續通過積極履行入世承諾、積極開展技術性貿易措施協調、積極提升質量安全水平、積極推動貿易便利化和積極加強質檢國際合作等實際行動,堅定支持在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推動貿易自由化,堅決抵制技術性貿易保護主義。他倡議要繼續加強對話協調,推進國際合作;加強政策溝通,消除貿易壁壘;加強技術交流,增強創新動力,切實消除技術性貿易保護,為促進世界經濟一體化作出更大貢獻。 深圳市委常委劉慶生表示,本次研討會將進一步搭建信息通訊產業技術性貿易措施國際交流的平臺,深化技術交流、增進理解信任、務實推進質檢領域國際合作,釋放國際貿易新動能;對于深圳市深入理解主要貿易國家技術性貿易措施,促進深圳信息通訊產業和外向型經濟發展,也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孫大偉,深圳市委常委劉慶生等領導出席會議,來自美國、歐盟、俄羅斯、日本、荷蘭等國家負責ICT產業管理的15位政府官員和專家,以及國家質檢總局、工業信息化部、商務部、部分檢驗檢疫機構、深圳市相關部門、企業等近130位代表參會。 (原標題:2016信息通訊產業技術性貿易措施研討會深圳舉辦) 推薦: |